銀髮族增肌防跌 維持好骨力
生活習慣 | 銀髮康健 | 健康識能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到2018年就達14%,2025年時預估會高達20%,成為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常見的營養狀況有: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白內障與心臟病、肌少症、攝護腺肥大、骨質疏鬆、便秘和營養不良等。65歲長者中,有80%有慢性疾病,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有跌倒的經驗

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指的是漸進式肌肉質量流失與功能減退,常見於銀髮族。肌少症發生後,肌力會明顯下降,造成行走速度減緩、行走距離變短,爬樓梯和從坐到站時間延長,更會增加跌倒風險,加劇退化性關節炎疼痛,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研究指出,一個人從30歲開始肌肉會慢慢流失,到了50歲以後,每年肌肉量的減少速度更是快速。

目前並無特定藥物可以治療肌少症,但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例如飲食調整與增加活動量來達到預防與改善

增肌飲食對策

 

一、攝取足夠熱量
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2013-2014年長者的飲食「熱量」攝取不足盛行率為42%。家中長輩可能會因牙口咀嚼不好、食慾不佳,導致飲食不均衡與營養不良等情形,鼓勵多選擇好吞嚥食物,六大類份數要吃足,主食一天2.5-3碗補充好體力,三餐按時吃,細嚼慢嚥助消化。

 

二、優質蛋白質要吃足
豆魚蛋肉類食物有豐富的蛋白質、B群、礦物質(鐵、銅、鋅),可幫助建構組織,調節生理機能,建議豆、魚、蛋、肉食材每天都吃到,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可優先選擇豆製品、雞蛋、低脂白肉,並減少加工製品。

 

三、高鈣食物天天吃
骨質疏鬆與鈣質攝取不足有很大的相關性,乳製品富含高吸收率的鈣質,建議一天1.5-2杯的乳品(每杯240毫升)。如有乳糖不耐者,也可以選擇優格與起司等低乳糖製品,或選擇豆製品(傳統豆腐、小方豆干等)、深綠色蔬菜(芥蘭菜、莧菜、地瓜葉)、小魚乾等食物補充鈣質。

適當運動好習慣

 

有氧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大肌肉群,例如:騎腳踏車、慢跑、跳舞等。如果是高強度運動(快跑、打球、爬山等)建議每週至少60分鐘。針對行動不便的長者,則是建議降低久坐的時間,增加肌肉的活動量。

 

肌力訓練:可以利用寶特瓶裝水,讓長者握在手中舉起手臂,來回10-15次,每週做兩天(不連續)並根據適應能力逐次增加重量,訓練肌肉群。

 

柔軟度訓練: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穿鞋、轉身、拿取物品、閃躲等柔軟度扮演重要的角色,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建議長者多做持續拉伸的運動保持身體的柔軟度(每週兩次),避免在與孫子遊戲的過程當中不小心閃到腰了唷!

 

平衡訓練:訓練長者的平衡感能夠預防跌倒的發生,建議每週至少做三天,可從簡單的雙腳站立逐次增加難度,例如扶牆單腳站立直至不需要支撐即可用單腳站穩。

良好習慣

 

臨床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有助老人的行動平衡感及肌力增強,每週至少日曬2-3次,每次15分鐘,能幫助身體維生素D的合成。飲食的選擇上鮭魚、乾香菇、木耳都是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飲食與生活作息一起搭配會更好。

此外,充足的睡眠能夠幫助細胞修復、提升精神,避免在活動時因為精神不濟而不慎摔倒,降低日後的生活品質;養成三餐按時吃且定時定量的習慣,使身體有足夠的能量維持肌肉質量,減少肌肉流失。

肌少症是可逆的,均衡飲食加上良好作息與持之以恆的鍛鍊,不管幾歲都能找回肌力與活力,提升生活品質,迎向健康人生。